2012年7月公共政策历年真题
卷面总分:100分
试卷年份:2012
是否有答案:有
作答时间: 120分钟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的标准来划分,可将公共 政策划分为
- A、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 C、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 D、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案例: 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关注。1998年,国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出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外来工所在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没有包含外来务工者子女的教育经费,所以XX市这些流动学龄儿童就学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绝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创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这一问题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不少记者深入到XX市外来人口聚居地采访,向社会反映打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条件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和未通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等具体问题。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提出政策建议。这些具体问题进而受到XX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4月3日,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该市教委《关于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中的诸多具体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根据本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公共问题? (2)提出公共问题的主体有哪些?本案例中涉及到哪些主体?
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
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
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
- A、
具体的个别的政策
- B、
政策群
- C、
政策链
- D、
政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