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安徽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安徽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安徽教育考试院www.ahzsks.cn为准。
安徽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押题资料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提纲挈领,指明考点,提高技巧,快速提分,更多自考押题资料【点此点击了解】获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考点)
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注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重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
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知识点1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三层理解[[考点]
(1)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3)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2.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1)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根本属性
(2)把历史的、具体的人的自私等同于永恒的、抽象的人性自私。
(3)把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利
(4)以“合理”二字掩盖利己主义的实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
观点。
2.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
的人生才有意义。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考点]
3.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了解]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了解]
5.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了解]
(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6.如何科学的对待人生境遇[了解]
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顺境和逆境。对不同的人来说,顺;
境和逆境并不是均等的。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顺境和逆境。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
7.人生价值含两种价值,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其二者关系如下[了解]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
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2)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8.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了解]
(1) 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自觉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
1.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
(1)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2)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3)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在生活实践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了解]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3)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4)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保证交往的成功进行,在交往中应遵循如
下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考点]
4.只有在遵循交往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才能获得交往的成功。.
第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二,注意交往的第1印象。
第三,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了解]
知识点2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了解]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了解]
3.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了解]
(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它不是停留于主观领域,而是进入人们改造世界的活
动,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具有实践性。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理想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
加坚强的。僵化不变、脱离现实的理想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
击。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
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
4.理想信念类型: [了解]
(1) 首先是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衣食住行)
(2)其次是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工作)
(3)再次是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品格、信念、理想)
(4)最后是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制度)
5.人生需要理想信念(原因、作用) [了解]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为人生指明奋斗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
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的精神世界如一座大厦,缺少支柱就会倒塌,而理想
信念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科学的理想信念
1.马克思主义科学信念的特点: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了解]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要实现这个共同理想,就必须坚定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考点
3.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考点]
4.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考点]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1.大学生在确立理想信念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了解]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2.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了解]
(1) 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了解]
总述: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青年
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感上的
波动。因此,正确看待这种矛盾是必要的。
(1) 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2) 另一方面,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3)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就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
实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知识点3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考点]
(1)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2)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3)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4)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深层内容
(5)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爱国主义的基本政治要求。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考点]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考点]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点]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考点]
(1)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4)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5)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了解]
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 了解]
2.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了解]
(1)促进民族团结。
(2)维护祖国统一。
(3)保障国家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
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了解]
(1)刻苦学习,掌握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过硬本领。
(2)端正思想,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躬行实践,在服务祖国和人民中实现自身价值。
知识点4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较为典型的道德起源学说有如下几种观点: [了解]
(1)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孔子、苏格拉底)
(2)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孟子、康德)
(3)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管子)
(4)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复杂化。(克鲁泡特金)
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
践中。[考点]
3.道德产生的条件:[了解]
(1)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1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4.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
服务。[了解]
5.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了解]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
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
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6.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了解]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7.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调节功能(最主要)、认识功能(主要)、教育功能、评价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了解]
8.道德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表现。[考点]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经济基础的这种能动作用,有力
地推动了经济基础的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人的精神状态来实现。.
(4)道德通过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政党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9.道德的发展规律[了解]
(1)一方面,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2)另一方面,道德发展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道德进步并不是单纯地直线上升的发展进
程,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
道路向前发展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考点]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5) 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2.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了解]
(1)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和方法,既不能全盘否定、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否定、全盘接受。中华民族传统道
德的内容中,有传统美德,也有消极、落后的陈旧道德,应该加以区分,要与现实结
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解]
(2)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大力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着眼于未来发
展,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考点]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中国革命的当代价值考点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5.如何借鉴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了解]
(1)平等对待不同道德文明,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各种道德传统。
(2)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有。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
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考点]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考点]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2)继承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社会主义德治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是一定要坚持的正确立场。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
显著标志。) 考点
5.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
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了解]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 [了解]
(1)其一,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
(2)其二,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其三,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7.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
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考点]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
(1)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知识点5培养优良道德品质
遵守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的特点: [了解]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2.社会公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
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考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必要性[了解]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总之,
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必须
高扬的基本道德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考虑自
己的行动,遵循体现社会群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规范。
遵守职业道德
1.立足职业,成就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考点]
2.职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规范性和专业性、操作性与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
性。[了解]
3.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了解]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
(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5.提高职业道德素质的途径[了解]
(1)努力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2)勤于实践,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遵守家庭美德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简单应用]
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
2.家庭美德的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考点]
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了解]
(1)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个体人生的重要意义:家庭美德建设既能增进人生幸福,也能提
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对于个体人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
美满温馨的幸福家庭,创造和睦的邻里生活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强家庭美德修
养,认真严肃地对待两性关系,提高个人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能净化美化心灵,提
升人生境界,增进人生价值。
(2)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建立稳定和谐的
幸福家庭,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增进和优化家庭功能,对提高社会人口的文明素质,对人类社会持续地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状态和行
为习惯。[了解]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考点]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了解]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习惯。
4.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了解]
(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
(3)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5.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可以概括为: [了解]
(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认真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要
求的认识,提高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提高道德评价能力,是进行道德修
养、锤炼个人品德的基本途径。(其一,学思明理。其二,择善而从。其三,学习榜
样。)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勤于道德实践,不断重复和强化道德行为,以养成道
德习惯,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根本途径。(其一,知行统一。其二,积
善成德。)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净化自我心灵,改正
错误以完善自己,保持良好的品行,是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重要途径。(其
一,省察克治。其二,陶治情操。其三,慎独自律。)
知识点6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1.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仰为基础,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
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包含以下基层含义: [领
会]
(1)法治思维是一种法本位思维。
(2)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3)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思维。
(4)法治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
2.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考点]
(1)从两者区分的标准看,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
寡与好坏,而在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治思维则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权
威和个人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2)从两者的特点看,法治思维是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
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理性、稳定性和一-惯性的特点;而人治思维
模式的普遍适用性,依赖个人的魅力、德性和才智来了治国平天下,一言代法、言出
法随。具有非理性、易变性甚至任意性。
(3)从两者追求的政治体制来看,法治是民主的产物,因而法治思维也追求民主政体,强
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民主政治思维;
而人治思维则推崇个人集权,追求专制政体。
3.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了解]
法律之上、权利制约、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权利保障
4.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提出,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有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对执政规律、治国方略有了更为深刻而成熟的认
识和把握。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和提出,既是我国实行法治的必要步骤,也是我国法治走向
成熟的重要标志。
(3)社会主义法治的形成和提出,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助地上法治道路奠定了坚实
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人类的法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5.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了解]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6.法律权威的含义及来源[了解]
(1)含义: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2)来源:法律权威来自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
仰。
7.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考点]
(1)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
(2)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维护法律权威,就是维护个人的幸福与平安。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与原则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考点]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了解]
(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依法治国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实现的五个目标: [考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了解]
坚持中国共产堂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
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
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做到以下几项: [了解]
(1)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
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利、履行职责和义务。
(2)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3)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6.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以下三点: [考点]
(1)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和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共同富裕。
(2)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
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必须使人民意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
强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运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以法治体系总的要求[了解]
(1)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能符合
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3)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程,完善立法体制。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了解]
(1)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2)完善立法体制。
(3)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4)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3.如何完善完善立法体制。[了解]
(1)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2) 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3)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
法机制。
(4)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度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
化。
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有: [了解]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2)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3)深化执法体制改革。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6)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5.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举措:[了解]
(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形式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
(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3)推进严格司法。
(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6.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了解]
(1)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2)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4)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7.加强法治工作建设的措施: [了解]
(1) 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2)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3)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8.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了解]
(1)坚持依法行政。
(2)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3)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4)推进基层治理法制化。
知识点7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法学基本知识
1.法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
(1)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2)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2.论述法的社会作用[了解]
(1)指法所具有的维护有利于并适合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在阶级对
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2)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统治
阶级可以通过规定一些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条款,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对
于统治阶级内容的违法犯罪即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也要受法律的追究。
(3)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
面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利益。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秩序,促进社会公共事
业的发展。
3.规范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
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制裁作用。
4.三要素理论:假定、处理、制裁[了解]
5.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了解]
6.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了解]
概念: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在人们之间形成的以法律权利和法
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特征:
(1)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形成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法律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4)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7.法律关系的构成: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法
律关系的内容。[了解]
8.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等法律后果的客观
现象和行为。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了解]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
1.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考点]
在历史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
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具有阶级性和人民性。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
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的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基本工具,是历史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效制度保障。
2.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 [考点]
(1)以宪法为核心,以制定法为主。
(2)特别行政区法律是我国法的渊源。
(3)习惯在特定条件下也可成为我国法的渊源。
3.当代中国的法的渊源具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
行政区法规、国际条约等。[了解]
4.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
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
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了解]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运行
1.法律制定(各类各级国家机构及其立法权限) [了解]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限。(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
(2)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的法规制定权限。(部门规章、行政法规)
(3)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法规制定权限。(地方性法规)
(4)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所属机关的法规制定权限。(地方政府规章)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包括四个步骤: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
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考点]
3.法律文件完善的形式,包括法的修改、废止、法律的解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法律汇
编和法律编纂。[了解]
4.正式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指有关机关
或者经授权的社会组织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限对有关规范性文件做出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解释。[了解]
5.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无权解释、学理解释,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作
出的学术性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主要适用于法学教育、法制宣传、法学
研究等方面,对法律适用也有参考价值。[了解]
6.法律汇编是将规范性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做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的活动,不是
国家立法活动。[了解]
7.法律编纂是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属于某-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法
律编纂属于国家立法活动。[了解]
8.法律实施的三种基本形式: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了解]
9.法律适用具有以下特点:[了解]
(1)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2)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3)法律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4) 法的适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0.我国行政执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了解]
(1)行政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
(2)行政执法的范围比较宽泛。
(3)行政执法的主动性。
(4)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
11.法律监督主要有国家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
社会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
[考点]
知识点8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1.宪法的特征: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与一般法律相同的特点,又有与一般法律
不同的特征。[考点]
(1)首先,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一般法律的内容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 -个方面、
某一个领域。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它规定国家的
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
(2)其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
最高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法律、法规
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最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普通法律更严
格。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
只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
法治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原则。[考点]
3.我国的国家制度[了解]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特别行政区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考点]
(1)首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
于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3)再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4)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高效协调运转。
5.基本的经济制度[了解]
(1)公有制经济:全面所有制经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
6.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
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特定人的权利。[考点]
7.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考点]
8.政治自由权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考点]
9.公民基本义务:公民基本义务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应当履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它
主要有以下内容: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祖
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了解]
10.我国的国家机构考点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国家主席:国家主席的职权包括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
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任免政府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等。
(3)国务院: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
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7)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①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②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依法独立行使检察
权。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1.民法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原则。[考点]
2.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
合法行为。[了解]
3.民商法的主要构成[了解]
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海商法、票据法。
4.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
役权)和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了解]
5.遗产的继承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第- -顺位: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和遗嘱继承。[了解]
6.离婚有两种方式: -种是协议离婚;另-种是诉讼离婚。[了解]
7.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考点]
8.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了解]
9.行政法的主要构成: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考点]
10.行政处罚主要分为6种,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
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考点]
11.我国主要的经济法制度[考点]
(1)反垄断法。
(2)不正当竞争法。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2.垄断行为包括以下三种[考点]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13.不正当竞争行为分为:假冒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
行为。[考点]
14.社会法律制度: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了解]
15.刑事法律原则: [考点]
(1)罪刑法定原则。
(2)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6.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素。[了解]
(1)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包括危
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犯罪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包括故
意、过失、目的和动机等因素。
17.根据犯罪客体不同将犯罪分为十类: [了解]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18刑罚制度: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
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考点]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1.我国程序法包括: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仲裁和人民调解制度。[考点]
2.民事诉讼法律程序包括[考点]
(1) 第1审普通程序(7日内立案、判决上诉期15天、裁定上诉期10天)。
(2) 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审结)。
(3) 第二审程序。
(4)监督审判程序。
(5)执行程序。
3.行政诉讼程序包括: [考点]
(1) 起诉与受理程序(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审判程序(6个月审结,简易程序45天内审结)。
(3)执行程序。
(4)审判监督程序。
4.刑事诉讼程序[考点]
(1)立案程序。
(2)侦查程序(公诉的必经程序)。
(3)起诉程序。
(4)审判程序。
①第1审程序(2个月审结,可延长至3个月,可能判处死刑案件或附带民事案件,
可延长3个月,特殊情况还需延长,需报请最高院批准。对于被告未被羁押的自诉案
件,应当6个月内审结。一审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为10日,裁定上诉和抗诉期为5
日。)。
②简易程序(20天内审结,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③第二审程序,
④死刑复核程序(最高院核准,例外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死缓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
核准)。
(5)执行程序。
5.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
员。[考点]
6.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考点]
7.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自 愿原则、公平原则、独立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考点]
8.人民调解法[了解]
(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2)不收费。
(3)可做调解协议书,也可不做。
(4)对调节协议书内容发生争议,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最近更新
- 安徽自考1265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05-28
- 安徽自考04729《大学语文》知识点押题资料 05-28
- 安徽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05-28
- 安徽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押题资料 05-28
- 安徽自考00181广告学(一)知识点押题资料 05-28
- 安徽自考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知识点... 05-28
- 安徽自考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点... 05-28
- 安徽自考00177消费心理学知识点押题资料 05-28
- 安徽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押题资料 05-28
安徽自考
- 滁州自考大学英语二怎么复习? 12-20
- 滁州自考大学英语二难不难? 12-20
- 滁州自考专升本要考哪些科目? 12-20
- 滁州自考专升本费用大概是多少? 12-20
- 如何查黄山自考学历? 12-19
- 黄山自考工商管理如何备考? 12-19
- 查黄山自考学历需要注意什么? 12-19
- 安庆自考学士学位怎么申请? 12-18
- 安庆自考学士学位有用吗? 12-18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