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安徽自考网!为考生提供安徽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安徽教育考试院www.ahzsks.cn为准。

联系我们:19305518756

距上半年自考报名时间预计34

距上半年自考考试时间75

考生服务:

  • 报名报考|
  • 考试安排|
  • 所在位置:安徽自考网 > 自考真题 >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一)

    中国文化概论考点(一)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第一节 “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名称的来源☆☆☆

      (1)“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①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②“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③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化”: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在古代典籍中,化一般指教化

      (3)“文化”:《说苑·指武》把文化连用“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中古经典的“文化”含义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文化”与英语中的“culture”对译。

      二、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定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

      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钱穆《中国文化精神》:“文化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三个特征: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三个特征: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三、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辨析

      ①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②文化观念:指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①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现象具有个别、具体、可以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的特点。如律诗盛行于唐、词盛行于宋等都是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观察捕鱼、月晕与风、元曲等都属于文学现象。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等,这些都是人们观察出的现象。

      ②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等。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

      (3)文化内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

      ①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平常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是针对其文化内涵而言的。

      ②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连启超认为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以看作是时代的思潮。

      ③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拿今天社会来说,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等,均属于此。

      第二节 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一、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

      (1)民族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2)国别文化的定义及特点: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由中国境内 56 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靠口头传承。

      第三节 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二、文化传统:定义: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其性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对文化传统应秉持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的,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四、文化遗产

      (1)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保存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被发现和经鉴定后,要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加以认定和著录,并分级加以保护。

      (2)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辨析☆☆☆

      ①物质文化遗产,即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点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文化遗产。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通知、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如传统工艺、民间戏曲、民间特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而变得保护难度很大。

      截至 2013 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斯)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仰、珠算、中医灸针、京剧、皮影戏等 30 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

      第四节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律,但它不同于仅仅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为目的的人类文化学。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观察与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的意识,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五、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首先应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注意:越是在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

      受制于他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地理与人群分布

      (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①中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湟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西羌。

      ②吐蕃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北地区、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③云贵高原,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④四川盆地居民成分复杂、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⑤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的人群,鲜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⑥华北平原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利于舟楫之便和人们的交流。东部有泰沂山地,有利于人们的文化创造。该地区历来就是发达的农业区,有利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与发展。

      ⑦珠江水系和岷江水系在秦汉时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后来还有傒、俚、僚等族。

      ⑧黄土高原地带是四塞之地,真可谓表里山河!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区内;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著名学者竺可桢将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温暖期(前 3000—前 1100),其时间下限正好是商朝末年。寒暖交错期(前 1100—1400)从西周到元朝初期。从春秋至西汉时期,进入了第二个温暖期。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从隋唐至北宋初期,进入第三个温暖期。

      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第四个温暖期。寒冷时期(1400—1900),从元朝初期到光绪年间,又称为“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期”(1900—)。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1)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世界上几个古代文明,古埃及发生于尼罗河,巴比伦发生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中国文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所依赖的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有专家指出,夏商周时期所谓的“诸侯”,实际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族长。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甲骨文中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在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形成。在中国,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有重要作用。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地缘: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了。其间原因很多,有一点应当与其地理条件有关。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周围,是大片的沙漠,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实在太稀少,因此人群间为争夺生存居住地的斗争过于残酷。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方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古代的“九州”:《尚书·禹贡》(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

      (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

      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如燕齐地区神仙崇拜、明清的晋商的盛行、扬州的繁华等都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国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

      ④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如桐城以文章扬名,桐城派的方苞、姚鼐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清朝时期浙东一代重史学,受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代崇尚经术,受戴震的影响。还有“吴学”、“扬州之学”等,都与典范人物有关,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先秦时期的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1)四大基本经济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将天下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斜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2)先秦地区各地风俗文化:

      ①关中地区: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有先王之遗风。好"玩巧末业”风气。

      ②河东、三河之地:历来是先王都城所在地区,地狭人多,风俗俭啬。

      ③晋北地区:民风剽悍。

      ④邯郸:黄河、漳水之间的一大都会,任侠尚气也是这里的特色。

      ⑤燕:民风刁悍。

      ⑥齐鲁:多鱼盐、桑麻之利,好儒习礼。

      ⑦楚地,司马迁一分为三,即西楚、东楚、南楚。

      三、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

      (2)《尚书》的传承,在秦汉之际曾有断绝的危险。陈寅格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脉重要的资源。

      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

      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1)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中提出了不违天时观念(2)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的进犯,在一些边关要塞处广种榆树的办法,用来拦截敌人的骑兵。

      (3)南北朝至唐中期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黄河八百年安流的原因)(4)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为建造一支海军船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梧桐树和棕榈、漆树。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 200 棵桑树、200 棵枣树和 200 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的命令推广到全国范围。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 10 亿棵左右。这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功绩。

      二、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

      (1)土地的开垦:①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尽地力之教”。②汉武帝时期“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区田法在明清盛行。③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勰提出主张土地“量力而行”。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它是我国古代农业科技书籍)中明确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行”。

      (2)水利的兴修:①先秦两汉时期,兴修郑国渠、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②西北地区的宁夏,在南方经济中心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就有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

      (3)运河的开凿:①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

      ②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永济渠,北达涿郡;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渎、江南河相连,直

      达余杭。③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④元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三、古代改造自然的一些失误

      (1)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

      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2)“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的描写虽带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

      (3)唐宋以后的粮食生产中心,一开始是在江浙,所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一带经济作物大发展,粮食多仰

      仗两湖一带,故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新说。一个不利的结果是因过度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致使那里湖泊水的吞吐量急剧下降,每当长

      江汛期一到,中下游地区水患变得十分严重。同时由于中上游地区林木的采伐过重,长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在逐年增加。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就像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一样,先秦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

      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1)新石器时代及其特征: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形成等。专家指出,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精神生活。

      (2)三大文化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的手工业,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

      (3)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和特点: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

      二、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1)三皇五帝: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2)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①黄帝时期:《史记》记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有二:①战争;②宗教活动(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②颛顼时期:颛顼“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祭祀行为专业化,实际是高级宗教的确立。而帝颛顼则在濮阳建立都城帝丘。

      ③尧舜时代:“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将一年确定为 366 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尧典》载于《尚书》。

      ④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它关系着农耕大事,这正是黄帝的后代所建立的宗教中心凝聚力的根源。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它所以能将众多的人群辐辏在一起,是因为这宗教中心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因此可以说,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3)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三、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进程的开始☆☆☆☆

      (1)尚忠的夏文华:夏王朝(历时近五百年)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和晋南,这是夏人的大本营;考古发掘出“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族群的代兴。夏代开始了族群相处的新的关系模式——战争征服;

      (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 20 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好鬼神的殷商人自然会全盘继承。但研究显示,商朝力量越是强大,祖先神灵祭祀越占据主要地位。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祖先神是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殷人一年之中总是不间断地轮流祭祀着祖先,大量的人祭是不可少的。据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记载,甲骨文中“尹”的意思是巫师之长。

      (3)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①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据记载,周人允许殷商遗民去经商,而周人的子孙则不行。这势必造成行商是一种“贱业”的概念。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一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②分封制的历史作用: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四、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1)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主要观点:

      ①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

      ②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

      ③他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

      (2)孟子的主要观点:

      ①孟子发展而成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如“五亩之宅树之桑”等。

      ②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

      (3)老庄思想:

      ①“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

      ②庄子的哲学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的生存于世界之中。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③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道家讲究超然外物,道家的影响在超脱、在艺术。老子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等。

      (4)法家思想:

      ①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

      ②后期法家集大成的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合在一起。在“法”的方面,后期法家使“下约民”的一面畸形发展,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所谓“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③先秦的法家分前后两期。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强调建立普遍法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以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目的是富国强兵。

      (5)墨家思想:①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是位手工业者。②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

      (6)名家(又称刑名家):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

      (7)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始终”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九流十家”是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是由汉代人总结出来的。其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刑名家等派别。

      第二节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一、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

      (1)经略南方:秦朝在以武力将东方六国吞并之后,马上向东南、华南古老的“百越”和西南地区的“西南夷”进军。秦在那里凿渠修路,建立政权,征发内地人前往定居,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文工具、技术和文化,对开发南方做出了贡献。两汉时期,中原同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秦汉时期对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漫长的南方开发历史做了开端。

      (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

      ①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

      ②打击匈奴的后果: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直接影响着汉帝国的内政;而对付匈奴,又直接引发了西北边疆的开发及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的打通。先秦时期,秦、赵、燕都曾修建过长城。

      ③西域:狭义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当时分布着大小 36 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西域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当时的意义是打击匈奴,而其深远意义是文化的交流。

      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 200 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3)民族内附的情况:“四海一家”及“大一统”的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秦汉开拓边疆,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秦汉王朝为了维持边疆的安定,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这种同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双方人群没有一个胜利者,而胜利者是文化自身。

      二、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1)中央集权制:皇帝之下“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但秦代有其官无其人;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物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内朝官逐渐取代外朝官,从汉武帝时期开始。

      (2)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

      ①察举: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①孝廉②茂才③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还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②征辟:后世世王朝用人权在中央,两汉则是中央地方并行,这就是征辟的内容。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的征辟。③考试: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等。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

      (1)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

      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驱农归战,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

      (2)小农的黄金时代: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3)重本抑末的内涵:商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土地商品化,流民的增加使得社会失去稳定,小农的破产回事王朝统治基础瓦解,重本抑末的实质是皇权。

      四、两汉经学的历史、文化功能☆

      (1)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公元 134 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成立乐府机构大力采集民歌,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表现。

      (2)经学与王莽新政: 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

      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完全按照《周礼》治理国家。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

      (3)士大夫阶层的养成:两汉儒学独尊的另外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士族阶层的养成。西汉初朝廷依靠的是一批功臣。从汉武帝开始儒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多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的官僚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天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份和门第。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前进

      一、西晋灭亡引起的变动☆

      (1)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争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在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

      (2)继统问题的道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

      (3)永嘉之乱: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也经历二百余年的时间,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3)南朝士族的文化作为:①魏晋最重要学术现象是玄学,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玄学之风在稍后的嵇康、阮籍那里有了新的含义。②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清谈时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尊玄重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境界,超越现实而与天地自然相接,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风尚的产物。

    安徽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